我在成都卖房,地产寒冬里月入十万

知道我在成都卖房,地产寒冬里月入十万和四川省气候中心待遇的题是怎么一回事吗?听小编为你讲解吧!

作者|胡步溪

编辑|车毛毛

成都房产中介的炎热夏季

“你买的房子是老房子,未来升值空间有限,要有心理准备。”“一心湖200万买不来,一心湖至少240万起步。”直播间里,戴勋不停地回粉丝的题。短短几分钟,弹幕里就飘来了十多个题。

虽然房地产业已成为过去,但成都却是个例外。

2023年上半年,成都楼市一片欣欣向荣。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70个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成都新建、二手住宅价格双双位居榜首,涨幅分别为13%和2%。他们连续几个月的价格涨幅领先全国。在房地产低迷的背景下,独立市场应运而生。

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产经纪人在犹豫是否转行时,成都的同事却在各大区奔波,迎接下一个看房的人。

成都楼市概况

市场繁荣,中介机构的腰包也鼓鼓的。在金银花旺季,很多人一个月能赚10万元。

曾经是房地产人,现在直播间卖了200套房子

在成都楼市,戴迅家喻户晓。

自2021年开始在抖音直播以来,他已经积累了4万粉丝,想要落户成都的粉丝不断来找他咨询。个人在一个月内促成的交易数量从十几或二十到多达三十笔不等。即使是疫情期间,一个月也能有七八笔交易。

在外界看来,成都楼市的火爆出乎意料,但在戴勋看来,却在情理之中。

他是最早从房地产中获益的人之一。2003年,国务院确定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两年后,大学毕业后,戴勋进入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正值黄金时期。他月薪5000,老家哈尔滨的房子大部分是800到1000元一平米,一年的工资可以凑够首付。在房价上涨的那些年里,他靠着低买高卖的,轻松实现了财务自由。

戴勋在房地产领域工作近20年。从房地产集团的领班到成本总监,戴勋有着冷酷的投资眼光。

早在七年前,他就已经预见到了成都的发展潜力。当时,为了寻找落脚城市,他对比了全国地图,一一筛选出了实力雄厚的二线城市。经过深思熟虑,他在重庆和成都之间选择了成都。

戴迅参加房地产信息发布座谈会,受访者提供照片

“西部缺乏核心枢纽,重庆和成都都是重要城市,但如果重庆和成都竞争,永远没有机会。从宜居性来看,成都气候温和,天热就会下雨。”夏天,不过重庆的夏天完全是火炉。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成都地处平原,可以聚集整个川西地区的人口。从产业结构来看,重庆发展依靠制造业,而成都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对人才吸引力更强,发展潜力更大。”

统计局的数据验证了这一判断。2017年,成都常住人口为160447万人,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209378万人,净增超过400万人。与隔壁的经济中心重庆相比,常住人口仅从2017年的31435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321.246万人,仅增加了不到百万人。

大量的新增人口刺激了旺盛的购房需求,越来越多像戴勋这样的外地人想在成都落户。在戴勋的直播间里,不少四川各地的外地人都来找他咨询。

直播间,戴迅正在分享楼市资讯

“你也可以把我当成一个中介公司。”不过,戴勋并不喜欢被视为中间人。

毕竟,房产中介行业曾经疯狂发展,良莠不齐。一些无良中介为了卖房,故意制造不良信息,吃买者,吃卖者,影响了从业者的声誉。

如果是五年前,戴勋不会想象自己会从成本总监转型为地产主播,学习写文案、拍摄、剪辑、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

又一笔交易完成,受访者提供照片

短视频的兴起打破了信息壁垒,让戴迅这样的专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我的一个东北朋友,从事直播工作,想买房定居成都,就来找我咨询。虽然后来他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我意识到我也可以分享一下我做直播的经验,分享一下。”

因此,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戴迅分享的大部分都是有关成都房地产开发的资讯内容,解客户的疑。“经纪人的目标是卖掉手里的房子,而我的目标是服务客户,帮助他们梳理需求,买到合适的房子。与普通经纪人给我看房子相比,客户会更信任我,因为我的专业精神。”

借助自媒体的流量红利,戴迅的客户群体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仅3月份,他就成交了31笔订单,相当于七八家线下中介店业绩的总和。

直播观看人数达3万人

“现在我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早上7点30分就开始准备第一次直播,早上、中午、晚上共三场直播,每场直播持续一到一个半小时。另外,我还要寻找一切机会,尽一切努力,线下和粉丝们聚在一起,坐在茶馆里。”

对于那些愿意尝试的人来说,总会有新的出路。

上海房屋销售半年开成都房屋销售收入翻倍

冯祥文正在考虑买房。在成都做了五年的房产经纪人后,他终于能够在这里安顿一套小房子,这是他在上海无法实现的梦想。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冒险家的天堂。到处都是黄金房地产市场,也不乏致富神话。2016年,据传中原地产销售冠军周淑飞的佣金仅为91942万元,个人所得税为100万元。

但2017年,冯祥文一头扎进这个行业,发现在一线城市靠卖房月入一万多元并不容易。

2017年10月,冯祥文通过校招进入链家,在上海外环的一家门店工作。

他原本以为一线城市的房子供大于求,应该不愁卖不出去。没想到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几个月来,他没有买过一次东西,靠着4000元的无责任底薪生活。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中介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差距

“我当时所在的位置,大概和晋江和龙泉的分界线差不多,1988年到1995年间,那里的梯子房均价在5万到7万之间,电梯房的品质稍高一些。”……每平方米的价格可以爬到8万到10万。”

房价如此之高,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有资格坐上公交车。二手房贵却卖不动,受苦的就是冯祥文这样的新经纪人。在上海的半年时间里,他只卖了一套房子,拿到了三万元的佣金,而他所在地区业绩最好的经纪公司一个月也只有两笔成交。

在这座城市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冯向文只能离开。他的家人觉得卖房算不上什么正经工作,就想给他找一份在四川老家的银行工作,但他拒绝了,因为他喜欢中介的工作。

到达成都后,冯祥文对这里的市场状况有些意外。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大城市,房价每平方米才1万多元。预算200万元以上,就可以在中心城区买一对。住宅。

需求旺盛,冯祥文平均每个月就有一笔交易,收入比在上海时增加了数倍。

到处都是等待买房的人,来自受访者的朋友圈

疫情过后,成都楼市回暖,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仅在线咨询一项,他就得接待三十、四十个客户。最忙的一天,他带着7组客户来看房。回到家后,他实在是太累了,瘫倒在床上。

我店上半年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以上。每个同事都忙着出去给顾客看房,店里几乎没有人停留。

老旧小房难卖,但地段好的优质房产却很容易抢到。一天晚上,他带着三批客户去看锦江区的一套两居室。上了电梯,他们差点就挤不进去了。当晚,该公寓以196万成交。

然而,与市场交易量火爆的同时,成都二手房挂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贝壳上有超过20万套二手房在售。因此,有人担心,成都楼市只是假繁荣,中介机构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身处第一线的冯祥文认为这是没有根据的。

“来找我卖房子的人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新客户,想卖掉旧房子,买一套更好的。另一类是受银行利率较低的影响,刚买的时候房子,抵押贷款利率比较高,现在想换一套利率较低的房子,他们不是卖房产的投机者,当他们卖掉手中的房子时,也会产生新的购房需求。购房。”

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冯祥文有信心,市场的蛋糕足够大,他不会饿死自己。

内卷化很激烈,300米的街道上有9家店。

这是李荣海第三次回来从事房产经纪人工作。到了二三月份,市场最好的时候,他的月收入可以超过10万。

2016年,李荣海偶然进入这个行业,成为了一名房产经纪人。起初,他只是想找一份过渡工作,在那里工作几个月,然后再跳槽。然而,这家店太人性化了,他在那里呆了十一个月。当他走进商店时,他是个白痴。离开时,他已成为店长,一共卖掉了二十套房子。

我每天忙着展示,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赚了,但李荣海不喜欢这份工作。201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一套房子每隔一个月涨50万元是常有的事。

市场的繁荣,也引发了中介行业的一些乱象。很多人对这个职业抱有偏见,不给他好看。他们的家人无法理解,“明明是好大学,为什么要卖房子?”

然而,在经历了心理咨询师和小说作家的职业生涯失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荣海重新回到了房产中介行业。

他写了一篇房地产分析的文章,居然获了,获得了1500元的励。尝到好处后,他转型做自媒体。五个月时间,他累计咨询700余次。有50多个客户找他帮忙买房。

在为顾客策划和咨询的过程中,李荣海获得了自己的价值感,于是在2021年,他与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店。

炎热三月,受访者提供照片

重返职场当老板后,李荣海发现了市场的力量。

成都楼市的蛋糕确实很大,但现在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房时代,大多数购房者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想观望、多看、多比较,看看是否能买到更好的房子。

李荣海的观察也得到了冯祥文的证实。一个客户找七八个中介看房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甚至遇到过一位客户,联系了一百多个中间商才与他达成交易。

购房者慢慢来,但经纪人却有点恼火。蛋糕的份量够大,卷得也很好。

前年,李荣海发现,距离锦江区三盛乡锦荣嘉园楼下不到300米的西蜀街上,有9家中介店,目前还剩下4家。为了成交尽可能多的交易,有的中介店甚至只收取0.5元的中介费。

除了同行之外,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也加入了抢客战,承诺只收1笔中介费,免收一年物业费。

地图上锦荣花园西蜀街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李荣海决定聚焦自媒体,积累自己对楼市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互联网流量转化更多的客户资源。

冯祥文并没有打算做房地产直播。早在2017年,他就选择专注于更垂直细分的领域,即——学区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铭刻在中国父母的DNA里。

在成都主城区,学区房是硬必需品。如果你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就必须在入学前购买学区房。

这类客户需求明确,时间紧。毕竟,孩子想要9月份入学,就必须在4月份之前买房准备入住,更何况有些学校明确要求提前入住。

最快的一次是晚上7点30分左右有客户打电话预约看房。9点前合同就签好了,一次性付清了全款。整个过程花了不到两个小时。“他们想去的学校要在4月21日提交申请材料,现在已经是4月10日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做出非常仓促的决定。”

学区房一直是行业的需求

不满意可以换房子,但是上学比较困难,所以家长对于买学区房越来越谨慎。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回题,冯祥文走访了成都50多所热门学校周边的楼盘。一开始,他平均每天走访20多户房屋,了解具体房型信息和周边设施。不仅如此,他还会走访学校和培训机构,了解具体师资和评价。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购房者和卖家都需要全力冲锋,一刻不停歇。

卖房仍然是年轻人的一条出路

虽然多次逃离房产中介行业,但这次李荣海选择留下来。

毕竟在成都,卖房依然是一份收入天花板比较高的工作。更何况我已经结婚了。虽然我心里有浪漫的理想,但我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脚踏实地,才能建造出我想要的家。

“房产中介行业确实很复杂,但换个角度想一想,现在哪个职业不复杂呢?”李荣海叹了口气。对于那些毕业后为工作发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努力送外卖、经营滴滴、进入这个行业。在工厂和卖房之间,卖房显然是更自由的选择。

为了

广大网友都想知道的关于我在成都卖房,地产寒冬里月入十万和四川省气候中心待遇的相关话题,本文已经为大家解完毕,谢谢诸位的支持!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