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关于震撼!5000年前,河南还是一片热带雨林和河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嘛这样的相关话题,总是能引起不少人的讨论关注,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讲解一下。
众所周知,河南的简称是“豫”。《说文解字》中有“喻者,大象者”之说,因此河南也被形容为人牵象之地。
此前,不少网友都在河南真的有大象吗?
关于这一点,历史学家已经证明,几千年前河南确实有很多野象。
我们先不说几千年前的事情。目前来看,亚洲象主要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我国西南部也有野生大象。不过,不管怎样,大象基本上生活在南部热带雨林和季风雨林中。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河南为什么会有大象?
从气候角度来看,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北宋之前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尤其是夏商周时期。当时,亚洲象生存的最北点达到了北纬40附近,大致就是今天的北京和河北地区。但现在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并向南移动了约17个纬度。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花粉研究发现,以橡树为代表的阔叶树明显增多,发现目前只能生长在田间沼泽地的水蕨类植物的孢子江淮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栖息地。北京西郊的泥炭堆积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可见当时的华北地区被湖泊和沼泽覆盖。
因此,当时的河南,至少从温暖湿润的气候来看,是适合大象生存的。
当然,适宜的气候并不能证明大象的存在,还需要一些实际的证据来证明。
《鲁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从项相,刑东夷”。周公于是派兵驱赶他们。至于江南,则被称为“三象”,意思是商代人驯养了大象,并用大象征服了东夷。在中原地区,商朝欲“虐东夷”,也在山东、淮北等地活动。因此,根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确实存在大象,而且它们作为战象,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候学家竺可桢曾表示,殷墟地区的大象是中国本土的,不是从南方引进的。除了当时殷墟地区的气候属于热带或亚热带,适合大象生长之外,人们还发现中原新石器时代地层中存在着许多象骨遗骸,甚至在北京还发现了人工饲养大象的遗骸。
殷墟出土的动物遗骸中,除了大象外,还有两种生活在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动物,即——只竹鼠和野牛。这些发现逐渐完成了5000年前河南的独特景象。
青铜铭文中的大象符号与祖先的名字一起
这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曹冲认领大象,因为曹冲认领大象的地方就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岗村一带。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并不能作为主要证据。
无论是作为战象,还是曹冲题象的故事,我们都可以发现,当时中原地区的这些大象大多是由专门的人员饲养的。
是的,在商代中期的郑州小双桥遗址,就发现了用于祭祀的大象骨头。
1935年,梁思勇主持在殷墟东区1400号墓附近发现了一个象坑,里面埋葬着一头成年象和一头大象饲养员。
1978年在殷墟王陵西区东南部发掘的M35祭祀坑中,埋有一头幼象,并配以铜铃。小象身高16米,身长2米,门牙尚未长出。专家鉴定为亚洲象。
这些资料表明,这些戴着铜铃、由专门人员饲养的大象并非野生大象,这也证明了河南是一个人们饲养大象的地方。现在我回想起河南,那里曾经是热带雨林。大象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驯服了大象并骑乘它们。无论是战斧还是酒器,无论是贡品还是礼品,大象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今,河南的大象只能在电视台或各种标识上看到,这真正印证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大象是看不见的。
虽然如今的中原大地除了动物园已经没有了大象的踪迹,但我们与大象的故事仍在继续。与我们分享一些您与大象的有趣故事。
关于震撼!5000年前,河南还是一片热带雨林和河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嘛的相关详细内容已解完毕,各位网友记得持续关注本站。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