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重新评价美国的抗疫经验了

很多人都想知道是时候重新评价美国的抗疫经验了和一些纽约开学后疫情的相关题,那么下面让小编来为你分享一下吧!

敢于独自面对风险,不怨天尤人。这正是过度保护的人所缺乏的。

冰川智库特约撰稿人丨牛角

回到家,老婆突然告诉我,《阿凡达2》IMAX影院的预订量这么高。说着,她把手机拿给我看,我看到了电影院预约界面的截图,里面挤满了人。

我连忙打了蛇,把它粘在棍子上“我们也去看看吧?”

儿媳妇怒道“你是老虎吗?一部电影三个多小时,大家都在同一个房间,同命运,这和坐飞机有什么区别?”

我的儿媳代表了很多人的态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坚强。

随着防疫“十大新举措”的出台,全国各地向全面放开又迈出了一步。然而,当核酸站点被拆除、公共场所开放后,很多人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成为“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第一人”。

人们的反应更像是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连花清瘟、布洛芬在药店被抢购一空,检测试剂盒成为抢手货,甚至有人购买了血氧仪。

上班族涌上街头寻找核酸检测点,一些家长则想方设法编造借口不送孩子上学。网上流传着一条评论“干了三年,疫情终于开始了”。

01

在这里,你只能对自己负责

突然的放手,让人感到迷茫、焦虑。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题。我同意作家周伟的观点不需要害怕,但需要敬畏。

我对这八个字的理解是,首先要认识到开放是大势所趋。这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题,而是必须开放的题。我们必须面对它。

其次,开放并不意味着放手。我们必须保护自己和家人,当海浪袭来时,尽量不要把头伸出水面。

对于如何在与疫情共存的社会中生活,我有一些切身的体会。2020年,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恰好住在疫情中心纽约。

2020年4月至7月期间,纽约发生了以下事件。

疫情刚爆发时,美国人不敢犯错,所有公共场所都关闭了。整个四月,我们都躲在家里,靠叫外卖谋生。五月份左右,我不得不去超市。没办法,只能叫外卖,太贵了。

更何况美国人不怕死。那时,街上只有寥寥几人,也只有几辆汽车和马匹。你见过空荡荡的纽约中央车站吗?

空荡荡的美国街道

然而,美国政府对民众的控制仅限于关闭公共场所。没有人有权力阻止你外出。

你家附近的超市照常营业,地上画着线条,旁边有标志提醒你保持社交距离。保安站在门口。当有几个顾客从出口出来时,他就会让几个顾客进去,以保证超市里的顾客数量足够少。超市为顾客规划一条路线。如果您沿着这条路线走,就可以避免迎面遇到其他顾客。

很严格吧?但我也没办法,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戴口罩。也许我买不到,也许我只是不想带。

确诊病例数正在上升至数万例。你不禁害怕,却又忍不住要出去,所以只能武装自己。在这里,你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外出必须戴口罩,手上戴一次性手套,包里装消喷雾,戴护目镜。现在看我们那段时间拍的照片,我们都戴着蓝色的手套,也算是疫情给我们留下的时代印记。

当我们去超市购买食品时,我们将两个纸袋放在一起来盛放食物。这相当于给食物套上一个袋子。因为当你坐公交车时,你会把纸袋放在地上或者座位上,这就产生了与外界的接触。

超市门口排队时保持社交距离

顺便说一句,为了公交车司机的安全,公交车的前半部是密封的,以确保公交车司机和乘客之间没有接触。但是坐公交车刷卡付费的地方就在司机旁边,所以没办法,纽约公交车是免费的。

那段时间,出远门只能坐公交车,从来不敢坐地铁。从疫情爆发到我们离开美国,我们就再也没有坐过地铁。

当我们买菜回家时,我们首先把纸袋扔到门外。里面的纸袋与外界没有接触,所以很干净。

当然,你得把手套脱下来扔掉。鞋子留在门外,出门穿的衣服挂在门口,喷上酒精,等待下次出门。一般来说,我们会一次买一周的食物,然后关起门来瑟瑟发抖。

02

为什么美国人心胸这么宽广?

尽管我们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美国人却越来越无法遏制自己的孤独感。到了六月,美国人都渴望晒太阳。电视里的迈阿密海滩已经人头攒动,中央公园的草坪上也挤满了人,在阳光下烘烤。

就这样,直到7月,我们听到了一个又爱又怕的消息。纽约已全面复工,餐馆也恢复堂食。

现在全国全面开放,很多人反映酒店生意不好。以前社会清净的时候,人们还是有安全感的,愿意去餐馆吃饭。现在我们彻底放手了,人们就失去了安全感。

然而,当时的美国人可不是这样的。随着堂食的开放,纽约的餐厅瞬间爆满。当时,人们不准在餐馆吃饭,餐桌只能摆在街边。结果,街道上挤满了人。

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多数美国人从来没有把病当成重中之重,他们不会因为病肆虐而放弃自己的自由。更不用说那些需要外出养家糊口的人了。

美国各级政府没有权力将人们在家里。相应地,政府也无法充分履行防疫职责。这是自我管理的传统。人们不会因为发生一件大事而完全放弃自己的权利,但这也需要人们对自己负责。

所以当社会开放的时候,你不会看到那种特殊的困惑和焦虑的状态。反而能感受到人们拥抱生活的热情。这可能感觉很愚蠢,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很强大。敢于独自面对风险,不怨天尤人。这正是过度保护的人所缺乏的。

回国飞机上

最终,我们逃离了纽约。回来的飞机上,我看到很多人都像大白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路上甚至不吃不喝。一种安全感涌上心头。这些都是我熟悉的人和事。我摘下口罩,在飞机上自由呼吸。

03

安全不是我们唯一的需求

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开放的局面,但我相信基于我们的民族性格,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保守和谨慎。不管是对还是错,只是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所学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安全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需求。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写了一本叫《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书,其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世界运转错综复杂,我们不能只关注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部分并忽略不可见的部分。

所以当我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疫情上时,我们视线之外的人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可能会遭遇不必要的次生灾害。但现在,看似突然的释放,其实是不堪承受压力的结果。

纽约中央公园草坪上晒日光浴的人们

人活在世上,都是靠概率而活的。这就像开车一样。走得太快可能会很危险,但走得太慢虽然安全,但完全没有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在效率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并承担必要的风险。

现在,风险来了,我们需要为自己承担责任。不要害怕,因为我们回不去,而是要保持敬畏,相信科学,保护自己,远离风险。

今天关于是时候重新评价美国的抗疫经验了和纽约开学后疫情相关的详细内容就讲到这儿了,希望本文能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