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武汉同济医院产科隔离病房接生38名健康婴儿和武汉疫情期间妇产科的案,不少人都是想了解的,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党支部战斗力“十足”的同济医院产科——
隔离病房产下38名健康婴儿
湖北日报媒体编辑李婷张倩通讯员佟轩
拥有47名党员、143人的医疗队,武汉同济医院产科党支部“战斗力十足”,产房战“疫”,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
疫情发生以来,同济妇产科开设24小时急诊,累计收治孕妇364名,出院新生儿310名。
其中,38名确诊或疑似COVID-19孕妇顺利分娩,实现孕妇与医护人员零交叉感染。
310名新生儿!
24小时孕妇紧急护理
“妈妈快生了!”
“CT显示高度怀疑COVID-19。”
除夕夜,同济医院主院区接到孕妇毛女士的紧急电话。当时,毛女士没有接受核酸检测,但CT扫描显示可疑,而且同济主校区没有专门的产科传染病隔离病房。
顶着巨大的压力,产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冯玲将孕妇收治入院。“当时,武汉所有综合医院都没有专门的产科呼吸道传染病病房,任何医院都很难,如果同济再拒绝,她就只能离开了。”风凌说道。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
改造隔离区!
党支部委员、护士长杨凌艳,党员护士长刘丽、王英等人不辞辛劳,连夜腾出了病房一整层楼,完成了装修工作。
凌晨,毛女士住进了医院。面对极高的感染风险,党员陈燕子主动志愿承担起护理工作。“如果你不穿上这件白大褂,我这个时候不会做,但是什么时候呢?”
“我援非两年了,这次手术我来做!”在隔离手术室里,党支部书记冯玲为一名疑似感染COVID-19的孕妇进行了医院首例剖腹产手术。
“我宁愿被感染,也不愿遭受孕产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冯岭表示,面对疫情,作为一名老党员,冲锋陷阵,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疫情发生以来,产科党支部47名党员、143人的医疗队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迎来了310名新生儿。
48小时!
发布疫情期间母婴护理意见
如何区分孕妇普通发烧和COVID-19感染症状?
如果孕妇疑似感染,产后新生儿该如何处理?
这几天,冯凌每天都驻扎在医院,梳理每一位疑似COVID-19孕产妇病例的流程。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够,她就默默记录下来,并想出更有效的办法。
面对全国各地同事不断的询,冯玲联系了新生儿和产科专家,短短48小时内,她立即向同济医院发布了《同济医院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期间孕妇和新生儿管理指南》全国各地的同事。》。
“我们在妊娠期COVID-19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经验,我们需要为全国提供有效的信息。”冯玲在诊疗的同时坚持临床研究,参与制定两版专家共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防护手册一部,发表论文6篇。规范了疫情期间孕产妇诊疗和新生儿管理,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冯玲的带领下,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光谷院区成为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后,支部22名党员奔赴战场。
“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冲到第一线。”分配到第二批支援的党员医生李伟多次申请进入第一批定点医护人员方阵。
零感染!
38名婴儿在隔离病房分娩
疫情面前,每一位党员都是冲锋陷阵的战士。
吴建立,80后党员,产科副主任,参加过四川绵竹抗震救灾,有20年党员经历。今年1月,完成援疆任务返回武汉后,吴建立主动放弃假期,承担起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感染孕妇的手术任务。
2月6日深夜,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怀孕38周多的COVID-19患者程女士被紧急送往产房。
经过严格的防护,吴建利全身大汗,争分夺秒地开始手术。不到20分钟,胎儿在一声清亮的哭声中顺利分娩。这是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COVID-19孕妇定点医院以来的首例剖腹产手术。
“产科给大家带来了新生命的喜悦,这次特殊的手术经历令人难忘,生命的希望势不可挡!”吴建立说道。
在党员先锋模范带领下,90后护士熊志主动接手了感染COVID-19妇女的助产工作,并向党组织申请入党;80后护士潘、90后护士周芳芳要求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日程表上,站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到目前为止,同济医院已收治了16名确诊感染COVID-19的孕妇和25名疑似病例。其中,38例顺利分娩,医护人员零感染。
今天武汉同济医院产科隔离病房接生38名健康婴儿的这类题就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武汉疫情期间妇产科相关话题,各位记得订阅收藏本站。
No Comment